歷史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文:Istanbul),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省的首府,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亦為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人口超過1000萬。由于此市位居博斯普魯斯海峽,控制了黑海的進出,故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里有3000多年歷史,其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不管是羅馬式斗獸場還是妻妾成群的后宮,都令人怦然心動。從羅馬帝國留下來的君士坦丁堡古城的古典支柱、高低錯落的圓形拱頂、高聳的尖塔裝飾著整個市區。博斯普魯斯海峽將伊斯坦布爾隔成新城和舊城兩部分。舊城有倍亞濟、艾米諾努和法堤等區。新城有塔克辛廣場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主要旅游景點集中在舊城。
作為歷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筑城,取名拜占廷。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于此,將其重建,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后,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的首都。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邁赫邁特攻占該城,滅了東羅馬,改名為伊斯坦布爾,自此至1923年為奧斯曼帝國首都。
土耳其政府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正式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布爾”。1950年代伊斯坦布爾的建筑經歷了很大的改變,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廠建成。有時有些歷史建筑被拆卸以興建現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大街和公眾廣場。該市一度數目眾多和繁盛的希臘社群,當中剩余的希臘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布爾大屠殺后,有很多離開回到了希臘。
1970年年代伊斯坦布爾人口開始急速上升,從安那托利亞來的人都涌入伊斯坦布爾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廠在市郊建成。這一陣子的人口增長導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長(有一些質素很差,導致在城中地震發生時造成了傷亡)。很多偏僻的村落被并入城市版圖。
今日,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是現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經濟中心。
地理氣候
伊斯坦布爾省是土耳其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位于土耳其西北部馬爾馬拉地區,北臨黑海,南瀕馬爾馬拉海。氣候屬地中海型,這里氣候溫度適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溫度是攝氏5度。七、八月份最熱,平均溫度在攝氏23度。
民族
土耳其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其余為庫爾德人(15%)、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等。土耳其人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全部都是從11世紀以后由中亞遷入小亞細亞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支——阿列維派(Alevi)。庫爾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外表上和土耳其人沒兩樣,但是在語言、文化和家庭傳統上卻大相徑庭。
節日
土耳其國定節假日
1月1日新年
4月23日獨立紀念日,兒童節
5月19日凱末爾.阿塔土克紀念日,青少年和體育節
8月30日勝利紀念日(1922年侵略軍失敗日)
10月29日共和國日(土耳其共和國建國紀念日)
語言
土耳其官方語言為土耳其語,共29個拉丁字母,非常易讀。作為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英語在土耳其的商業和旅游中被廣泛使用,但是在當地普通居民那里,英語不是很普及,只有旅游區的土耳其人會一點英語,剩下地方都基本不會,用英語交流或許不是很方便。
不可錯過:春秋兩季最佳,這時愛琴海岸、地中海岸和伊斯坦布爾的氣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