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歷史 約在7000多年以前,威海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1398年,明朝在這里設衛屯兵,稱“”威海衛“”。1898年,被英國租借。1930年10月收回,設威海衛行政區。1945年設威海衛市,建國后改稱為威海市。1987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為地級市。 威海藝術 【傳統建筑】 北洋海軍提督署坐落于威海市劉公島上,通常稱為“水師衙門”,是清朝時期北洋海軍的指揮中心,當年的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這里謀劃并指揮軍事事宜。北洋海軍提督署為清代傳統磚木舉架的建筑結構,顯得十分典雅古樸,穩重大方。 【漁民文化】 在威海市榮成南部沿海的漁村至今仍保留著漁民祭祀儀式的傳統,這些村莊大都依山傍海而建,世代以捕魚為生,因此傳統的......詳細介紹>>
威海歷史
約在7000多年以前,威海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1398年,明朝在這里設衛屯兵,稱“”威海衛“”。1898年,被英國租借。1930年10月收回,設威海衛行政區。1945年設威海衛市,建國后改稱為威海市。1987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為地級市。
威海藝術
【傳統建筑】
北洋海軍提督署坐落于威海市劉公島上,通常稱為“水師衙門”,是清朝時期北洋海軍的指揮中心,當年的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這里謀劃并指揮軍事事宜。北洋海軍提督署為清代傳統磚木舉架的建筑結構,顯得十分典雅古樸,穩重大方。
【漁民文化】
在威海市榮成南部沿海的漁村至今仍保留著漁民祭祀儀式的傳統,這些村莊大都依山傍海而建,世代以捕魚為生,因此傳統的谷雨節漁民祭海就成為了這里村莊所舉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祈求海神保佑他們在海上一帆風順且魚蝦滿倉。
【傳統民俗】
乳山大秧歌在膠東大秧歌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最集中的秧歌活動地方就是威海乳山市的夏村。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秧歌舞已經成為乳山的人們一種集體的狂歡,成為抒發內心最深處的情懷的一種特殊方式。
【傳統戲曲】
乳山琴書最早是由西河大鼓演變而來,唱詞通俗易懂,地域色彩十分鮮明,是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威海環境
威海市屬于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雨水豐富、年溫適中、氣候溫和的特點。由于瀕臨黃海,受海洋的調節作用,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大風多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氣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