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長安(西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建筑之一。小雁塔的塔形秀麗,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藝術遺產,小雁塔在唐、宋朝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則和“大雁塔”的名稱有關。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間),朝廷資助在長安大慈恩寺內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經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朝廷資助在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薦福寺塔。后來,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小雁塔雖不及大雁塔規模宏大,但這里環境清幽,風景優美,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初建時為十五......詳細介紹>>
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長安(西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建筑之一。
小雁塔的塔形秀麗,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藝術遺產,小雁塔在唐、宋朝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則和“大雁塔”的名稱有關。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間),朝廷資助在長安大慈恩寺內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經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朝廷資助在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薦福寺塔。后來,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小雁塔雖不及大雁塔規模宏大,但這里環境清幽,風景優美,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十三層。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麗美觀,各地的磚石結構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區的唐、宋時期的密檐塔雖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與小雁塔的繼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