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風雨橋、干欄式吊腳樓、碧清的都柳江和榕江、一個個鱗次櫛比的寨子,這里的風景不震撼,但值得細細品味。
歷史
在春秋以前,黔東南被稱為“南蠻”或“荊蠻”之地,屬牂柯國和楚國的黔中地,后分屬夜郎國。秦時置黔中郡,漢時改秦黔中郡為武陵郡。今從江、黎平、錦屏、岑鞏和鎮遠縣等地均屬武陵郡的鐔成縣和無陽縣,無陽縣即今鎮遠縣的前身。在隋代屬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代改郡為“道”后,屬黔中道。元代在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分屬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廣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蠻安撫司;明代“改土歸流”“開辟苗疆”,遂廢思州宣慰司,分置鎮遠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隸屬貴州布政司,黔東南也進入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清代區劃基本襲明代。民國初改府、廳、州為縣,今黔東南轄地分屬黔東道和黔中道,黔東道駐鎮遠,領26縣。1935年,國民黨政府在鎮遠設置行政督察區,所轄縣區劃多次調整。
藝術
黔東南有鎮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黃平舊州鎮、黎平德鳳鎮和雷山西江鎮等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有黃平、麻江銅鼓和劍河溫泉等三個國家文化部命名的農民畫之鄉,還有九個省級藝術之鄉,即郎德苗族歌舞藝術之鄉、黎平茅貢侗戲藝術之鄉、從江小黃侗歌之鄉、臺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藝術之鄉、黎平肇興侗族鼓樓藝術之鄉、黃平泥哨藝術之鄉、岑鞏思州石硯藝術之鄉、施洞苗族刺繡藝術之鄉和雷山挖拜苗族銀飾藝術之鄉。這些斑斕多彩的藝術珍品,不但鐫刻著深厚的文化歷史,而且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環境
黔東南的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之間,雨季明顯,降水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約1200小時,無霜期長,為260-220天,南部地區無霜期平均為310天,農作物三熟潛力較大,北部普遍輪作兩熟。
民族
黔東南州世居著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瑤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全州400多萬人口,其中少數民族就占了360多萬,占總人口比例的80%還多。這么多的少數民族中,苗族和侗族是其中的主體,絕大部分的村寨都是苗寨侗寨。而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瑤族則零星地散步在各處,其中還有有待識別認定的革家人。
節日
黔東南,有人稱之為“百節之鄉”,一年中大大小小節日集會有200多個。節日活動有唱歌跳舞、斗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姐妹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舟節和苗族的苗年;還有侗族的侗年、泥人節、摔跤節、林王節,“三月三”歌節,以及水族的端午和瑤族的“盤王節”等等。
地理
黔東南面積30337.1平方公里,東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鎮遠山巒延綿,重崖疊峰,境內有雷公山、佛頂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7個,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陽河和都柳江,平行貫穿中、北、南部。黔東南耕地面積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東部、東南部多為山地,土層肥厚,保水條件好,宜于樹木生長。
黔東南的氣候屬溫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之間,雨季明顯,降水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約1200小時,無霜期長,為260-220天,南部地區無霜期平均為310天,農作物三熟潛力較大,北部普遍可輪作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