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寧德歷史文化寧德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既有霞浦黃瓜山遺址(距今3500年歷史)、福鼎南廣古窯址、馬欄山遺址,霞浦大京、福鼎冷城、玉塘、屏南甘棠等古城堡,蕉城中興紫國師塔、福安倪下石塔、興云寺舍得塔、古田吉祥寺塔等古塔等名勝古跡,又有開閩第一仕士薛令之、抗倭英雄戚繼光、陳普、林振翰、林聰、謝翱、袁天祿等歷史名人祠墓,古田朱熹魁龍書院、壽寧馮夢龍官宦遺址,霞浦赤岸日本空海法師入唐漂著地等歷代名人文化遺跡。寧德還是著名的革命老蘇區,有福安柏柱洋閩東蘇維埃政府駐地、閩東革命紀念館等重要革命史跡。
寧德市是全國著名的畬族人口聚居區,畬族風情豐富多彩,從畬族的賽歌對歌、婚禮儀式、傳統體育到畬族的服飾、飲食、民居等民俗文化都十分獨特,擁有中華畬族文化宮等旅游景點。
藝術
閩東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以搬鐵技、線獅舞和剪紙最有特色。搬鐵技又稱臺閣,是源于清代的民間表演形式,流行于閩東主要縣(市、區)。表演時,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并固定于車轅上,少年兒童化妝后,手持道具,或坐或站于“鐵技”之上,然后隨車搬行。在燈光映射和音樂的伴奏下,整個造型精美,場景生動。線獅舞,流行蕉城區霍童,亦稱抽獅舞,是由當地兒童玩具演變而成。扎制的獅子,通過繩子將獅頭、獅身、獅尾、獅腳吊掛在木架上,木架安上車轅,表演者邊走邊抽繩子,并配以幕景和照明。線獅舞分為雄、雌“雙獅舞”和母獅、仔獅“大小獅舞”。表演者少則5人,多則10多人,他們身手敏捷,臂力過人,把獅子抽動得時而撓腮戲球,時而騰空飛越,引起觀看者的陣陣喝彩。閩東剪紙,以柘榮縣最為有名。剪紙的手法主要有平鋪式、對稱式、多折式和網絡式幾種。剪紙所表現的內容除了傳統的花式和字形外,還有很大部分是生活的物品,并采用抽象和夸張的表現形式。柘榮剪紙多為婦女創作,并擁有一批有造詣的民間老藝人。2000年柘榮縣以其剪紙的獨特魅力,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號”。
改革開放以來,閩東文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閩東文化機構日臻完善,市文化局成立了10個直屬事業機構,分別從事群文、戲劇、文博物、文化市場和演出市場管理等業務工作。文化部門努力實施“芳草計劃”和“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積極開展創建農民圖書館活動。狠抓文化隊伍建設,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和充實。大力弘揚畬族文化,開展畬族藝術節等大型文化活動;經常性地舉辦全區性的文藝調演和各種形式的攝影、書法、美術作品的評獎、展覽,以及重大節日的社會文化活動?!段湟暮伞贰ⅰ渡嚼锶恕?、《孩子劇團》、《天地良心》、《紅羅衫》、《燭光》、《藍色家園》等一批劇目連連打響;一大批音舞、書畫作品在省內外賽事頻頻獲獎,精品生產碩果累累。少兒舞蹈、《蓮花童子》、《竹響空山》、《竹卜驚雀》三次晉京中南海演出,并同時獲文化部“蒲公英”大獎。攝影《晨岡綠戀》、《畬族新娘》還東渡日本等國展出。詩集《大地的女兒》榮獲首屆魯迅文學提名獎。從1981年至2000年,九次參加福建武夷音樂舞蹈節和18次專題調演活動,共組織創作演出220個節目,有100多個節目獲獎。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了創建文化先進縣活動,古田縣、福鼎市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模范縣和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閩東是畬族的主要聚居地,閩東畬族人口占全國畬族總人口的24.72%,畬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創造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畬族文化和藝術是閩東文化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1992年我市實施了旨在弘揚發展畬族文化的“一二三三”工程,即建好一個團──畬族歌舞團;辦好兩個館──畬族博物館、畬族革命紀念館;活躍三個點──福鼎雙華畬族民俗文化示范點、寧德金涵畬族歷史文化示范點、福安畬族茶文化示范點;形成三個有──有專門研究畬族文化的機構(畬族文化研究會),有一批從事畬族文化研究的隊伍,有經常性的畬族文化活動。幾年來,不斷挖掘整理了一批畬族文化遺產,出版了畬族民間故事、畬族歌謠、畬族諺語三套專集,共收錄故事184篇,歌謠卷33萬字、諺語6000條;提煉創作了一些具有畬族民俗、風情文化與反映畬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文藝作品,有的被邀請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中國民俗婚禮展、中國旅游節等全國性大型演出。閩東還成功舉辦了1986年中國福建首屆畬族歌會、1990中國閩東首屆畬族文化藝術節、1995年中國閩東畬族風情旅游節、1997年12月在閩東舉辦大黃魚招商暨畬族文化節。
畬族文化對外交流日益活躍,地區畬族歌舞團應邀于1997年春節期間赴澳門進行藝術展演,1997年下半年和1998年春節畬族歌舞團兩次應邀出訪了新加坡,畬族文藝作為文明的使者,在東南亞地區播下了友誼的種子
環境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時節。寧德地區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4-19℃之間,年降雨量1506-2070毫米。溫暖濕潤,四季常青。
民族
福建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54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58.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7%。其中:畬族人口37.51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國畬族人口的52.9%,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約為大陸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國大陸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9個,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畬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555個少數民族村
節日
寧德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地,畬族人口達16萬,約占全國畬族人口的1/4。畬族人民勤勞儉樸、能歌善舞,他們獨特的民族傳統及生活習俗是當地獨特的景觀。
畬族婦女通常梳鳳冠云髻,穿繡花滾邊襟衣衫,稱為“鳳凰裝”。男女都喜唱山歌,尤其逢年過節更是會通宵達旦地對歌,具有開朗樂觀的精神。畬族婚禮更為奇特,新娘出嫁時一定要邊哭邊唱地離開娘家,這也是“哭嫁”之一種;拜堂的時候,新郎要下跪而新娘卻不跪;鬧新房時會有男女對歌的精采節目,十分熱鬧。
此外,寧德地區還有獨特的傳統藝術,有霍童線獅、香龍、鐵機、北路戲等,其中以霍童線獅最負盛名,它是一種近似提線木偶的民間文娛活動,獨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