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龍巖市地處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度帶,一年四季都很適合旅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全年無霜期達三百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歷史
關于“客家”,史學界一般認為:客家是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由于受到邊疆部族的侵擾,客家先民從中原輾轉遷到南方。以后,繼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遷徙,形成客家散布許多地區的局面。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遷移,是由五胡亂華侵擾割據所引起。為避難,自晉代永嘉以后,中原漢族開始南遷,當時被稱為“流人”。逐漸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遠的到達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則仍徘徊于潁水淮水汝水漢水一帶。經過多次的輾轉遷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終至今日成為中華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從眾多的珍貴史料和族譜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遷抵閩西的先祖尊為南方始祖,把閩西作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別中原的終點和成為客家人的起點。
藝術
龍巖由苦草鎮而建龍巖縣,再發展升格為龍巖直隸州,它顯然已躍列為與泉州、廈門、漳州、潮州、汕頭并列的環南中國海的經濟文化重鎮。然而由于它與盤桓于閩粵贛邊的客家地域緊密相連,歷史賦予它嶄新的作用和使命。
在古代農業社會,盡管移民的走向是沿著河流走,但汀江與九龍江之間,畢竟只有一重山之隔。越鄱陽潮經石壁進入汀州建立客家大本營的客家先民,也有的陸續移居龍巖。據現今龍巖市新羅區人口統計,客籍居民約占十分之一左右。歷史的浸染表現在語言風俗方面,龍巖話是屬閩南話的西片口音,長期受到客家語言的交融和影響而產生變異。風俗上如閩南風熾的七月鬼節在此逐漸淡化,而客屬的九九重陽節卻日益興盛。
經濟上,以農業自然經濟為主的客家地域,與工商業逐步崛起的龍巖城市是互補互利的,所以兩者是和睦相處。歷史上從未有閩西客家人與河洛人發生大規模沖突或械斗的記載。到了現代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將閩西的客家人與河洛人融為多元文化一體的先進社會文化,從而創造了族群團結融合的典范。
閩西歷史上存在一府一州、古汀州府為客家首府,龍巖州為河洛(閩南)民系與客家民系聯結的前沿。由于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歷史的選擇,龍巖成為閩西的中心城市。這就提出了創新文化的任務。所謂創新,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先進的前進方向。在閩西,首先無疑要突出和弘揚紅土地文化,這是中國“五四”文化的延伸、發展和在革命根據地的扎根、創造。而作為中心城市的龍巖,在歷史傳統文化上繼承的是河洛(閩南)文化,應融入環南中國海經濟繁榮圈與整個河洛(閩南)民系文化之中。但同時,它又承擔著弘揚所轄客家地域文化傳統特色的任務,應是研究河洛(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互相交融的理想之地。我們可以設想,閩粵均為百越故地,而同自華夏中原南遷的河洛(閩南)民系與客家民系,都以龍文化作為特征,要在這里豎起龍文化的旗幟。依據考證,龍巖洞、龍洞是華夏漢人南下百越最早以龍的圖騰崇拜命名的地名,應視作是中國南方龍文化的起源和發祥地。吸引唐宋以來自中原南遷的漢族民系以及遷徙到東南亞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前來尋根訪祖,祭祀龍洞的神龍,弘揚炎黃文化龍的精神,促進環南中國海以至整個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也許,龍巖處于河洛(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的交匯點,可成為共同樹立中國南方龍文化源頭的歷史領地。
民族
福建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54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58.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7%。其中:畬族人口37.51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國畬族人口的52.9%,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約為大陸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國大陸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9個,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畬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555個少數民族村。
節日
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燈節”。到這一天家家戶戶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紙錢等供在桌上,向天宮神燒香祭拜。從十三日到十七日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點綴著美麗的花燈。街上供應湯圓,福建民歌《賣湯圓》中唱道:“賣湯圓,賣湯圓,元宵的湯圓圓又圓……”正是“元宵吃湯圓”的真實寫照。
端午節
福建的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要舉辦抓鴨子的活動。這是一種考驗人們體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間體育競賽。競技場一般設在海上或河上,從岸邊騰空伸出根多米長的圓木柱,上面涂滿滑油,木技的末端安裝著一只盛鴨子的小木箱,箱子有一個活門。參加競技者要登上木梯,走過這根伸向海里的圓木柱,到了末端,用手拉開小木箱的活門,鴨子就掉進水里,同時人也躍入水中去抓鴨子。通常,十幾只鴨子,在一個多小時內便被勇士們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