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方二維碼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黃河源頭,位于青海省的東南部。地處青南高原東南部,巴顏喀拉山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州境西南部,阿尼瑪卿山貫穿州境北部、境內山脈連綿,溝谷交錯,河流縱橫、黃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中,大小湖泊星羅其布。自治州境內山河壯里麗、風景優美,鑲嵌在瑪多縣境內宛若明鏡似的扎陵湖、鄂陵湖,冬給錯納湖及星宿海,猶如點綴在母親河源頭熠熠生輝的顆顆明珠,形成了黃河源頭風景如畫的旅游景點。據史書記載,唐貞觀十五年,唐室宗女文成公主遠嫁,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李道宗持節護送公主入藏,途經河源時,文成公主與事先駐禮在柏海...
歷史
果洛古稱俄洛、郭羅克。解放前,果洛一直處在邊遠閉塞的部落分割狀態,有大小部落200余個,均由世襲的千百戶頭人分別統治,政治、經濟、文化落后,人民生活饑寒交迫。
藏族牧民全部信仰藏傳佛教,宗教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精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言論和行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由于山河阻隔,交通閉塞,果洛基本處于與外界隔絕的狀態,給這塊神秘的土地套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952年6月,西北軍政委員會組建果洛工作團;同年8月4日,工作團進駐果洛吉邁。從此,千里草原迎來了黎明的曙光。1954年1月1日,果洛建政。人民政權的建立,宣告了封建部落制度的終止,草原新紀元的開始。從此果洛藏族人民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果洛草原的主宰,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環境
果洛具有顯著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高寒缺氧、氣溫低、光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等。全州地勢高峻,易受北方和西北方的寒流影響,日照時間長,降雨(雪)量較多,蒸發量大,多陣性大風。年降水量為400-760毫米,素有“北方氣候南方雨”之說。東南較濕潤的班瑪、久治等地年平均降水量為655.8-759.8毫米,年降水日數達175天左右,其中久治縣為青海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區,夏秋之際,幾乎終日陰雨連綿,天不放晴。
果洛由于海撥高,大氣含量只占內地的60%左右,一年中無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而通常又把冷暖兩季分別稱為冬季和夏季。冬季漫長而嚴寒,干燥多大風和雪雹天氣;夏季短促溫涼,乍暖還寒,多雨并伴有雪雹,自然條件極為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