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imgmg"><rp id="imgmg"><address id="imgmg"></address></rp></dfn><b id="imgmg"></b>

  • <cite id="imgmg"></cite>
  • 
    
      1. 您所在位置: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亞洲 > 中國 > 四川 > 成都 > 都江堰

        都江堰dujiangyan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1]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處。都江堰是由戰(zhàn)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
        詳細介紹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1]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處。都江堰是由戰(zhàn)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年多來都江堰依然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tǒng),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筑。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

        1982年,都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與青城山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分水魚嘴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位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外江位在西,又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行洪;內江位在東,是人工引水總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稱“灌江”。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

        內江取水口寬150米,外江取水口寬130米,利用地形、地勢使江水在魚嘴處按比例分流。春季水量小時,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內江以保證春耕用水;春夏洪水季節(jié)時,水位抬高漫過魚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內江,使灌區(qū)免受水淹。這就是所謂“分四六,平潦旱”。此外,在古代還使用榪槎來人工改變內外兩江的分流比例。榪槎是一種以數根圓木為骨架,外覆竹席,內灌泥沙的截流物體。當需要時,只要在一側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榪槎,便能減少該側的水量。一般在春季來水較少時使用這種方法截流外江,增大內江的水流供給,待春耕結束水位上漲后,再砍去榪槎,使水流恢復正常。1974年以后,在外江口建造了永久性水閘,從而取代了榪槎來實現圍堰和泄洪。

        目前的魚嘴平面為半月形,由漿砌條石和混凝土筑成,長80米,最寬處39.1米,高6.6米。魚嘴堤壩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剛堤,內堤長650米,外堤長900米。金剛堤再往下, 分別是飛沙堰和人字堤。在魚嘴上游東岸還有百丈堤,全長1950米,將洪水與泥沙逼向外江,并起到護岸的作用。魚嘴、百丈堤、金剛堤,連同飛沙堰與寶瓶口協(xié)調作用,起著泄洪、排沙和調節(jié)水量的功能。

        歷史上魚嘴的位置一直在變動。最早的魚嘴位于白沙河口下游不遠處;現在的魚嘴位于白沙河口下游2050米,這一位置是1936年大修時確定的。(詳見下文堰首位置)

        都江堰魚嘴在四川汶川512地震中受損,出現開裂,不過經過修復后影響不大。

        寶瓶口
        寶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是在玉壘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上人工鑿開的缺口,距飛沙堰下口120米,位于古灌縣城墻西門玉壘關下,開鑿于都江堰創(chuàng)建時。寶瓶口上寬下窄,底寬14.3米,頂寬28.9米,平均寬度20.4米,高18.8米,峽口長36米??趦燃磧冉魅氲倪M水口寬70米,口外出水口寬40-50米,形如“瓶頸”,寶瓶口也因此得名。

        寶瓶口同飛沙堰配合具有節(jié)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內江水流經過寶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在洪水期間,內江水位提升高過飛沙堰,洪水就進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寶瓶口對水流的約束,達到了防洪的作用。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后,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萬畝農田。

        寶瓶口左岸山崖上刻有幾十條分劃,每劃間距為一市尺,名為“水則” ,用以觀測水位漲落,是中國最早的水位標尺。足用的水則數隨著都江堰灌溉面積的擴大而增加。宋朝時水則僅有十劃,水位達到六則時即為足用,再高就會產生澇災(《宋史》:“則盈一尺,至十而止; 水及六則,流始足用”);元朝時足用數為九則(《元史》:“以尺畫之,比十有一。 水及其九,其民喜, 過則憂,沒有則困”)。清朝時以十六則為大洪水,現在需十四則才能保證春耕用水,崖上石刻水則已經達到二十四劃。

        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為與山體相離,故名“離堆”。上有祭祀李冰的伏龍觀,又稱老王廟。寶瓶口巖基經過江水兩千多年的急速沖擊,出現了極大的空洞,1965年和1970年曾兩次加固離堆。

        飛沙堰
        飛沙堰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原名“侍郎堰”,唐高宗龍朔年間(661年—663年)筑成,是內江的溢洪排沙通道,故名。飛沙堰是金剛堤下段710米處的一個缺口,位于虎頭巖對岸,寬240米,堰頂高過河床2米。飛沙堰將超過灌區(qū)需要的江水自行排到外江,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澇;又能將水中裹挾的大量砂石利用離心力從這里排到外江,避免淤塞內江、寶瓶口和灌區(qū)。飛沙堰遵循“低作堰”的原則,即堤頂低作與對岸標準臺頂等高,使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的內江水漫過堰頂流入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堰體會自行潰堤,讓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內江水位達到水則十四劃時,流量為385立方米每秒,即夠灌區(qū)春耕用水。若飛沙堰堰頂高度與此水位相齊,則內江水超出十四則時,多余的江水即可從飛沙堰溢去外江。此外,飛沙堰下游不遠的寶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內江的流量高達3000立方米每秒,寶瓶口的進水量也在700立方米每秒左右。沿金剛堤而下的急流受寶瓶口限流所阻,在口外形成一個洄水沱,即伏龍?zhí)?。加上飛沙堰對面突入內江的虎頭巖對水流、砂石的導引作用,洪水便連同大量泥沙翻過飛沙堰,排往外江。據當代實測,岷江內江流量超過1000立方米每秒時,便有40%的洪水和98%泥沙從飛沙堰排出。飛沙堰頂高的調節(jié),加上寶瓶口的限流、虎頭巖的導引,即可保證引水區(qū)既有足量清水,又無洪澇威脅。

        都江堰線路列表

        去了都江堰都想去

        久久97综合精品亚洲首页_亚洲特黄Av一级无码毛片_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_亚洲伊人无码综合网站2020
        <dfn id="imgmg"><rp id="imgmg"><address id="imgmg"></address></rp></dfn><b id="imgmg"></b>

      2. <cite id="imgmg"></cit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