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筆直的通往伏龍觀的大道,叫做堰功道。俗話說“飲水之時,怎能忘掘井之人;良蔭之下,豈可忘植樹前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的社會功效與日俱增,這不僅要歸功于李冰的科學選址,設計,施工,更要感謝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和有識之士對都江堰的悉心維護。為了紀念治水先賢,都江堰人修建了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時期------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們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斷的加固維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他們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興修水利的專家......詳細介紹>>
這條筆直的通往伏龍觀的大道,叫做堰功道。俗話說“飲水之時,怎能忘掘井之人;良蔭之下,豈可忘植樹前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的社會功效與日俱增,這不僅要歸功于李冰的科學選址,設計,施工,更要感謝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和有識之士對都江堰的悉心維護。為了紀念治水先賢,都江堰人修建了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時期------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們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斷的加固維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他們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興修水利的專家。作為一方的執政者,他們在深刻認識到水利對于農業、民生和社會穩定意義的同時,更是領悟了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科學觀和以民為本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