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方二維碼
海螺溝景區漢族服飾文化 解放以前,多穿著傳統衣衫。男穿與小腿或離腳背二、三寸高的長衫,兩側開叉襟,右斜腋下開口,稱為“上衣...
詳細介紹
海螺溝景區漢族服飾文化 解放以前,多穿著傳統衣衫。男穿與小腿或離腳背二、三寸高的長衫,兩側開叉襟,右斜腋下開口,稱為“上衣”,外罩馬褂;內穿短白汗衫;下裝為不開口的超腰大襠褲,稱為“小衣”。農民一般系腰帶,勞動時將后襟中插腰間,為“鴉鵲口”形,或斜提腰部,即成“一桿旗”形,或前扎“一桿旗”,后扎“鴉鵲口”。女著齊膝蓋上短服,有的外罩黑色領呆,腰系黑色圍腰,穿超腰褲,褲襠和褲管不如男性寬大。民國中后期,青年學生穿學生服、中山服,女學生穿齊腰短衫,下罩黑裙,或穿藍色布旗袍,農家青年女子和中年婦女多穿月白色和藍色短衫。富者細布、綢緞,平民穿平布、土布。解放后,男女老少多著中山服裝、列寧服,農村中年男女很少改裝,多灰、藍、黑三色,衣料多為平布、卡機、燈芯絨、滌卡、的確良。80年代服裝款式多樣,男性著中山服、西式茄克、西服、牛仔褲等,女性報、裙更是多種多樣。衣料有毛料、毛線、針織、皮毛、綢緞、化纖等。1985年以后,西服普遍流行,繼之以皮革茄、皮革褲、皮革裙、羽絨服、各式裙服,衣色艷麗,質地多樣,款式新穎。 帽子 民國時期,農村男女多纏黑白布長帕,城鄉上層人士,男戴瓜皮帽、博士帽、土耳其帽;女纏胡縐帕。夏季避雨、遮陽,平民戴粗草帽、斗篷、打大布傘,富人打鉤鉤傘、紙傘、戴細草帽。解放后,男戴解放帽、蘇式帽、工人帽(鴨舌帽),女性老年戴毛線編織或布料做成園頂帽,長布帕逐漸減少。70~80年代,雨衣雨傘代替斗篷、大布傘,唯有草帽仍為流行物。 發式 民國初年,男性一般剪去發辮,留齊后腦勺的短發。30~40年代多剃光頭、平頭,新潮人士留東洋托頭、飛機式。女性出嫁后梳發髻于腦后,貧者用銅質、木質為簪,中等人家普遍用銀質簪,富戶用金簪、玉簪。發網,富者絲線編織,農村多用青線自織而成。未出閣閨女留長辮于腦后,上學少女剪成短發。40年代間有貴婦燙卷卷頭。解放后,男性普遍留托頭、平頭、光頭;女性多盤辮子于解放帽內,或剪成齊耳短發。80年代,青年男性有留長發于耳下者。女性發式繁多,形式多樣,燙發者增多。 海螺溝 鞋襪 民國年間穿布鞋多,皮鞋少。男多園口、雞窩鞋,女著圓口花鞋、絆絆鞋,多為自制。夏季,男穿偏耳子草鞋,有草耳、麻耳、線耳多種,多為竹麻草鞋。農村夏多赤腳,或自制玉米殼偏耳子鞋、索草草鞋,冬春穿雞窩鞋、麻窩子,綁裹纏子或氈裹小腿,襪多用布制面靴子形,女性多用白布裹腳,經濟困難者只穿鞋不穿襪,也有終年草鞋毪子或用棕片包腳。解放初,沿襲傳統習慣。50年代末,穿膠鞋普遍,鞋襪普遍購買,自制鞋襪大大減少。市場上鞋襪各種各樣,花色、品種、季節式樣繁多。80年代中期城鎮、平壩地區女性穿高跟鞋,男性穿半高跟皮鞋。襪子主要有絲襪、尼龍、晴綸、彈力襪。 妝飾 民國時期,婦女出門走親戚,吃筵席、趕會期都要戴耳環、戒指、圈子(玉圈)、簪子(銀簪、玉簪、金簪),質有金銀銅玉,因貧富狀況,差異很大。鄉間女子未婚者扎紅頭繩梳長辮,已婚挽髻,少有插花。嬰幼兒帽沿綴銀質八仙鑄像,中綴玉片。50~60年代,鄉間嬰幼兒偶有裝飾。80年代,耳環、戒指、手鐲、項鏈、發網、香水等日用化妝品盛行城鄉。